2016年9月3日星期六

《脑波岛》 第六章《生死第一课》 第一节


《脑波岛》 第六章《生死第一课》

钟天心

第一节


第一课,又叫“生死第一课”。据说“第一课”上不好,接下来,就没有接下来的事了。
位于A栋教学楼第三层的A-301教室,拥有500个扇形排列的阶梯座位,两条宽大的过道把座位分为左中右三排,左右排座位与墙壁间有一小通道,讲台两边各一个入口。敦敏从来没有进入过如此大的教室,更不用说要在这样一个地方上课。
讲台上方悬浮着,人类大脑和大脑量子计算机的立体激光构象。量子复合体、突触电路、树突电路、细胞体电路用彩色标注出来,十分显眼。看着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敦敏有不祥的预感。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敦敏一进教室,心里还是暗暗叫惨。巨大的立体显示空间悬浮在教室里:“上课内容受知识版权保护,智能设备只能连接数据渊网络。”敦敏找一座位坐下,心里很是忐忑,低头假装看纸质笔记簿上面的课程安排,实际上是看智能视网膜显示的数据,希望能突破封锁。可无论敦敏如何尝试,还是无法联系素启。
突然智能视网膜显现一行文字:“脑波模拟系统请求连接你的智能设备。”敦敏皱紧眉头没有回应。智能视网膜又显现一行文字:“加密连接,学徒资料绝对保密。”
进入数据渊网,是了解脑波系统最直接的途径。连接后一定会暴露自己的身份,问题是会暴露给什么人。敦敏思量再三,点点头,连接脑波模拟系统。
连接成功,敦敏眼前立即出现一立体显示空间,内悬浮一电子表格课程表,字迹清晰,还可任意大小。敦敏又看着纸质课程安排表上,纸质差,字迹也不是很清晰,且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和看电子表格完全是天渊之别。
敦敏摇摇头把惊讶扔掉,拿纸质课程表夹在自己的一本纸质笔记本里,把纸质笔记本放在桌面上。敦敏托起那本长18厘米、宽26、厚2.5厘米的《有关食物的心理学、生物学和政治学》,放到宽0.3米、厚0.01米的桌面,背包放到桌面下与桌面板块同大小的挡板上。
7:15,离上课还有15分钟。敦敏拿起正在上网的奕剑那昂贵的电纸书,和自己便宜的纸书作对比。从表面上来看,电纸书就像是精装的纸书,它的封面是一块坚硬轻薄的金属块,但金属表面经过处理变得暗淡无光,看上去和一张淡黄色的厚纸无异。
敦敏同时翻开两本书,里面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电纸书的每一页都比纸书的每一页更有韧性、质感和美感,电纸书上的字和纸书上的字几乎一样,就像刻印上去的一样。
敦敏浏览一下《细胞生物学》课本后,便把书的内容改回《有关食物的心理学、生物学和政治学》,并在书脊上按一下把内容锁定。敦敏把书轻轻放回到奕剑面前的桌面上。
一个捧着教案和课本的中年老师从外面进来,走上比第一阶梯地面高一阶的讲坛,把教案和课本放在离讲坛地面1米高的宽1米、长2米的多媒体讲台上。教师身后的立体显示空间里出现“致命食物”四个字,教室里一下子安静。
“好,自我介绍一下。姜秦轩宇,可以叫我姜老师。营养研究室主任,办公室在实验楼三楼的323。”
姜老师从比第一阶梯地面高一阶的讲坛往外走,在门外拿一盒大大的密封装的小点心进来,看那分量足够400多人每人一颗。姜老师把那盒点心放在多媒体讲台旁的讲坛地面上。
姜老师道:“现在大家检查一下自己座椅的右边扶手,看看是否有一个可活动的活板,有的话把活板拉开,里面有一块巴掌大小的触摸屏。大家检查一下自己座位的触摸屏是否可用,不可用的话就换一下座位。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一分钟后,姜老师道:“好啦。大家都调整好吧。”学徒们纷纷回答:“好。”
“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曾有这样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食的重要,更有人总结:‘得粮食者得天下’。”
“小测试做完。我们来讲一讲什么是食物。我想大家现在都知道,食物是实验室制造出来的吧。有没有学徒现在还不知道,食物是由实验室里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等原子组装起来的。有的话,请举一下手。”姜老师说完看看左中右三排的学徒,敦敏和学徒们也都转头看看自己四周,看有没有学徒举手。
敦敏看的并不是讲坛,而是智能视网膜里的系统。敦敏调出智能视网膜内的工具,查看脑波模拟系统的代码。敦敏一调用工具,脑波模拟系统立即在敦敏眼前弹出一个红色的立体显示空间,里面写着:“非法操作,请终止!”敦敏咬咬嘴唇,心想:“今天还未能赚到钱寄回家,且自己对量子脑编辑器还是一无所知,不知道量子脑编辑器是什么,也不知道是否能治疗父亲,更加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脑子。如果现在不尽快了解的话,怕以后没有机会。”
“嗯。看来没有。那么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列表。这个列表里列出来的,这么多种化学成分都是属于一种实验室制造的食物里的,大家猜一猜这种实验室制造的食物的名称。”姜秦轩宇没有调出立体显示空间,而是打开身后墙上一个平面的大屏幕。
大屏幕从教室第一阶梯地面一米高的地方,一直到墙壁的顶部,宽度占是整个墙宽度的一半。敦敏虽然坐的比较靠后,即使不用智能视网膜,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屏幕上的字。而有宽屏检索机、平板电脑、电纸书的学徒,可以通过ZigBee连接到多媒体讲台,实时接收大屏幕的内容。
敦敏看一眼屏幕上列出的化学成分,在自己的纸质笔记本上记下大概内容:
第一类、是占总量7080%的碳水化合物,具体是淀粉、糊精、葡萄糖、果糖。
第二类、是占总量7.515%的蛋白质,如谷蛋白,醇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主要是:含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
第三类、是占总量1.52%的矿物质,如磷、钙、钾镁、钠、硫、硫、氯、锰、锌、钴等。
第四类、是占总量12%的脂肪。
第五类、是占总量1%B族维生素,如核黄素、泛酸、尼克酸等。
敦敏装着不停的转动手里的笔,目光盯着前方思考。敦敏身边的玉宇自语道:“这种食物肯定是一种混合食物吧,要不也不会同时拥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但是到底是什么呢?饼干,饺子,煎饼······”
“怎样,有没有学徒想到。”姜老师看着大家说。可学徒们都没有回答。敦姜老师从讲台走到第一行座位前,微微仰头再次扫视一次大家道:“再没有人回答,我就点名啦。”“好吧。没有人愿意回答。这位学徒,你叫什么名字。”姜老师对跟前的一位学徒说。那位留着刘海穿白蓝齐胸襦裙的女学徒微微调整一下坐姿,轻声答道:“卢秦晓君。”“晓君学徒,你觉得是什么呢?”“蛋白点心。”“不对,你还想到其他没有。”“没有”福娇轻轻摇摇头答道。
“答案就是大米。不过也不怪大家,毕竟这食物在远古时代是人民的日常食物。大家现在常吃的是粒状淀粉。大米,它的营养价值是粒状淀粉的千百倍。”
突然第一排的一位学徒惊叫道:“老师小心。”一条玻璃四脚蛇在讲台上正爬向姜老师的手。姜老师立即拿起一本纸质课本一拍,把玻璃四脚蛇打落地上,但那玻璃四脚蛇还是向老师爬去。姜老师拿出一条玻璃棒在四脚蛇背上一点,把四脚蛇粘住。姜老师在讲台上转一圈把四条玻璃四脚蛇都粘住后道:“学徒们,检查一下自己的身边,看看还有没有这种东西。”学徒们连忙四下检查。
两分钟后,姜老师扫视一下学徒们后说道:“大家都抬起头,看着我。”敦敏和学徒们抬头看着姜老师。姜老师举起左手,敦敏一看,心都快跳出来。姜老师摇摇手上粘着的一条玻璃四脚蛇玻璃棒道:“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是玻璃四脚蛇。”“没错。这动物可以闻到目标人物的气味,它们的牙齿里有一个注射毒液的小口。它们动力无限,坚不可摧,且不是容易对付的。”姜老师把四条粘有四脚蛇玻璃棒放进一个广口玻璃瓶里。
姜老师用手在讲坛上一按。敦敏和其他学徒的头上方立即出现一个镶嵌着一万条金黄色、银白色、蓝色电路,九千个红色感应点,上百个黑色芯片的陶瓷玻璃脑波头盔。敦敏眼前立即出现一个个人学习系统。姜老师用手指着立体显示空间里课件内容道:“不会速记的学徒务必要在第一周内,练出一种适合于自己的速记方法来。”敦敏装着认真听讲,但是心思已在千里之外,继续和脑波模拟系统搏斗。
姜老师让前排的几个学徒把点心分发给大家。
奕剑用手臂轻轻推一下敦敏道:“吃东西啦。”敦敏回头一看,原来点心已经发到自己这里来。敦敏赶紧拿起一颗用白纸包着的精致的球形小点心,微笑着对那位学徒道:“谢谢。”那位学徒道:“你谢谢老师就行啦。”说完继续拿着罐子分发点心。
敦敏把点心放嘴里,认真品尝,果然滋味不一般。
姜老师把一个脑波头盔的激光构象放大对大家道:“想必大家多多少少有了解,脑波头盔是利用微型电子线路,固相合成技术,光引导聚合技术,自动化微量点样装置,微矩阵,脑波信号转换机,量子通信,大规模并行固相克隆法,微电子微机械化学物理技术,固体芯片表面构建微流体分析单元和系统等技术制造的吧。”
大家点点头。“很好,想必大家也知道量子神经信息病毒和神经场理论吧。”大家一脸茫然的点点头。

突然,敦敏感觉嘴,喉咙,胃一阵刺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