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星期二

《脑波岛》 第六章《第一课》 第一节

《脑波岛》
第六章《第一课》

钟天心

第一节

生存测试一完结,便是正式开学。钟秦敦敏在600时就起床,毕竟昨天从医院出来已休息一天。等待敦敏的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智能视网膜恢复功能;坏消息则是有一伙人绑架敦敏的家人,要挟敦敏在今天加入一个刺杀教师的行动。
忧心忡忡的敦敏做完630开始的早操,吃完奕剑提供的皇族实验室早点--动植物蛋白丝淀粉混合糕点,跟着志文、玉宇、奕剑三人开始找教室。奕剑开着数据渊定制卫星导航系统,很快便来到位于A栋教学楼第三层的301教室。这是一个拥有500个座位的扇形阶梯大教室,两条宽大的过道把座位分为左中右三排,左右排座位与墙壁又有一条小的通道,教室的两个入口在讲台两边。他们四人从讲台左边的入口进入,并在寥寥数人的教室里挑左排中后的位置入座。
敦敏从背包里掏出不知何时被人塞进背包里的暗杀盒子,放进口袋若无其事的站起来,走出教室,进入厕所。敦敏快速把厕所单间的门关上,掏出盒子打开。只见三条陶瓷碳纳米管混合玻璃四脚蛇趴在盒子里。盒子里还有一张纸条:“把四脚蛇放到裤脚内,经过讲坛时它们会自动爬上讲坛。”敦敏只好照做。
敦敏一进教室,心里便暗暗叫惨。由于上课内容收到知识版权的保护,智能视网膜居然不能用。敦敏回到座位上心里很是忐忑,本想借奕剑的平板电脑或者志文的智能检索机假装看课程安排表,可他们都在上网。敦敏拿出昨晚开学典礼后发放的纸质课程安排表(当然还发放有一个免费的安全套,不过敦敏知道自己不会有婚前性行为的,便丢在抽屉。)假装看上面的课程安排,实际上是看智能视网膜里的网络链接,希望能突破封锁,可是无论敦敏如何尝试还是无法联网。
敦敏看着课程安排表上密密麻麻的课程安排,心里更是不能平静。教室里有点学徒看完课程表后大声抱怨:“有没有搞错啊。我们的课程比医学徒的还多,这让人怎么活啊。”“我有位学徒,只有三门课,每门课每周只上三节,一周就九节课。那才叫幸福。你们再看看我们的课程,最多的,一天就有11节课。”“师兄都说大一的课程是最最轻松的,可是,你们看看这课程安排,连晚上都会有课的。你们看看最多的一天,黑色星期三,上午五节,下午四节,晚上还有三节。这,这是怎样痛苦的一天啊。学徒们,你们想想,这就是师兄师姐说的数据渊里最最轻松的大一。再想想大二、大三,我想死的心都有。”
······
智能视网膜不能联网,没有检索机和电脑的敦敏不能浏览电子课程表,也无法利用“课程精灵”为自己安排日程来提醒自己。敦敏只能拿着纸质课程表再次认真的看一遍,希望能减轻一下内心的不安。
一三五早上630有早操。730开始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上午5节,下午4节。晚上1900开始每节课1个小时,共两节。
周一上午三节《有关食物的心理学、生物学和政治学》加两节《系统解剖学》,下午三节《数据渊外语》。晚上双周有选修《科幻概论》,前提是能选到,毕竟如果人数超出的话,就要抽签决定谁可以选修这课。
周二上午两节《基础化学》加《基础物理》,下午两节《细胞生物学》加两节《法律基础》,晚上无课。
周三上午三节《系统解剖学》加两节《体育》,下午两节《有关食物的心理学、生物学和政治学》加两节《高等数学》,晚上单周选修《远古书法》。
周四上午三节《基础化学实验》加两节《细胞生物学》,下午三节《基础物理实验》,晚上无课。
周五上午从第二节课开始三节《高等数学》,下午从第七节课开始《系统解剖学实验》,晚上双周选修《音乐欣赏》。
敦敏拼命集中注意力认真地看完,没错,课程是挺满的,但这也意味着数据渊生活将紧张而充实,只是现在自己卷入刺杀教师行动之中成败不可知,就算成功且没被发现,对方也未必就肯释放弟妹。敦敏思考着自己之前“出租器官”的钱不能用,奕剑网店的钱也不能用,必须保持低调,不知以后的日子要怎样度过。
敦敏摇摇头把烦恼摇掉,把纸质课程表夹在自己的一本纸质笔记本里,并把纸质笔记本放在桌面上。这桌面是由一块长5米、宽0.3米、厚0.01米的木板做成的。敦敏把那本长18厘米、宽26、厚2.5厘米的《有关食物的心理学、生物学和政治学》课本也放到桌面,接着把背包放到桌面下与桌面板块同大小的挡板上,桌面和挡板组成一个宽阔的储存空间。
此时是7:15,离上课还有15分钟。敦敏拿起正在上网的奕剑那昂贵的电纸书和自己便宜的纸书作对比。从表面上来看,电纸书就像是精装的纸书,它的封面是一块坚硬轻薄的金属块,但金属表面经过处理变得暗淡无光,看上去和一张淡黄色的厚纸无异。
敦敏同时翻开两本书,里面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电纸书的每一页都比纸书的每一页更有韧性、质感和美感,电纸书上的字和纸书上的字几乎一样,就像上印上去的一样。
但是电纸书是可以变换内容,敦敏合上书后打开坚硬轻薄的封面,看着封面的内面。敦敏记得奕剑曾说封面的内面是一个触摸屏,只要用手指点一下就可以调出控制界面。敦敏用右手食指对着空白的封面内面点点,可是那空白的内面没有反应。敦敏也不敢再捣鼓这高科技,便看看奕剑,只见奕剑还在专心地上网。于是敦敏转向玉宇道:“这电纸书怎么换内容的呢?”
玉宇笑笑,把桌面上的电纸书移到自己面前合上,在书脊上按一下,然后打开封面,在封面的内面轻轻一点。空白的封面内面马上出现一个选书界面。玉宇道:“刚才是锁定。”
敦敏微笑把书移到自己胸前道:“谢谢。原来是这样。”他看着这个选书界面,上面是这一学期所有必修和选修的课程所对应的教科书、辅导书、甚至有课程相关的课外选读书。敦敏点《细胞生物学》这一书名,然后翻开书的目录一看,内容果然已经改变,再看看书的内容,现在600页的书已经变为《细胞生物学》课本。
敦敏浏览一下《细胞生物学》课本后,便把书的内容改回《有关食物的心理学、生物学和政治学》,并在书脊上按一下把内容锁定。敦敏把书轻轻放回到奕剑面前的桌面上。
“铃。······”课前五分钟的预备铃声响起。敦敏挺直腰伸着脖子,扭头看向窗外。他的目光越过窗内高1米由4条银白色不锈钢钢管组成的护栏,穿过打开的窗户,落在数据渊道上的学徒身上。这时数据渊道上是密密麻麻的赶着往教室走的学徒们,他们有的拿着一两本课本和一袋早餐,有的只拿着一个装课本的公文包,有的背一个单肩挎包,有的背着一个双肩背包。有个别学徒怕迟到,于是在人群里快速穿行;有的学徒知道自己的教室就在前面,五分钟时间已足够,于是不快不慢的向前步行;有的学徒早上第一节没有课,于是闲庭信步,根本不在乎预备铃声。
这时一个捧着教案和课本的中年老师从外面进来,走上比第一阶梯地面高一阶的讲坛,并把教案和课本放在离讲坛地面1米高的宽1米、长2米的多媒体讲台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静。前排的学徒开始站起来叫:“老师好。”后面的学徒也都急忙跟着站起来喊:“老师好。”
老师笑笑道:“学徒们好。”等学徒们都坐好后,老师又道:“你们是大一的新生,这是你第一天的第一课吧。”学徒们都点点头。老师接着道:“好,那么我先讲讲我上课的规矩。上课时,大家只需要站起来就可以,不需要喊口号,数据渊是做学问的地方,不需要喊口号的。知道吗?”
“知道。”学徒们大声回答。
“好,现在我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是姜秦轩宇,你们可以叫我姜老师。我是营养研究室主任,我的办公室在实验楼三楼的323。这学期我大概会布置8次作业,一般会在周三下午上完课时布置,每次布置作业后的第二周周四晚730930,学习委员把收全的学徒们的作业本直接交到我的办公室,也就是说你们有一周的时间来完成布置的作业。想必也这两天就会选学习委员吧。这一周是你们上数据渊的第一周,我们教研室是不会给你们新生布置作业的。”
等老师说完,学徒都鼓掌欢呼。老师伸出左手掌在半空中上下拍打几下空气,示意大家不用激动。等学徒们安静下来后,老师道:“好啦,现在开始上课。我要先拿个道具进来。”
说完姜老师从比第一阶梯地面高一阶的讲坛往外走,在门外拿一盒大大的密封装的小点心进来,看那分量足够400多人每人一颗。老师把那盒点心放在多媒体讲台旁的讲坛地面上。姜老师道:“现在大家检查一下自己座椅的右边扶手,看看是否有一个可活动的活板,有的话把活板拉开,里面有一块巴掌大小的触摸屏。大家检查一下自己座位的触摸屏是否可用,不可用的话就换一下座位。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一分钟后,姜老师道:“好啦。大家都调整好吧。”
学徒们纷纷回答:“好。”
“好,我现在开一个确认程序,学徒们按一下触摸屏,这样我就知道今天有多少人上课,并可以剔除没人用的触摸屏。”
学徒们纷纷笑着按一下触摸屏上红色箭头指着的萌猫的鼻子。
“好,今天没有人迟到的,那么现在开始做一个小测验。大家刚才都看到我拿进来的小点心吧。这就是著名的‘宫廷小球点心’,吃过的学徒应该都知道这是一种美食。现在我打算把这些点心分给各位,想要的学徒按一下触摸屏上的‘确认’两字,不想要的学徒按‘否定’,拿不定主意的学徒按‘不确定’。弃权的可以不按触摸屏。”
“好,大家都做出回答。没有人弃权的。但是大家吃之前必须要知道这点心超过保质期一天,那么还有多少学徒愿意吃呢?”
“好,还是有一部分学徒觉得可以吃的,但是我还得告诉你们,这点心可能会有致癌物质,那么还有学徒愿意试试吗?”
“看来学徒们都不愿意试哦。”姜老师说着,完全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敦敏则怀着十分矛盾的心情听课。
“好,现在看看你们刚才的数据结果。当然这些都只是原始数据,没有经过统计分析处理的。开始时大家都以为这是新鲜的食品,所以100%的学徒愿意尝,但是对于刚过期的食品只有30%的学徒愿意尝,而可能有害的食品,注意只是可能有害而已,就没有人愿意尝。嗯,今天的数据结果还是挺配合我的。最后我必须澄清几点,这食品是我昨天预定,今天早上生产的新鲜的无害的食品。”
“那么我们再想想,如果这一盒食品代表一间小小的食品实验室,那么损失的只是这一盒食品;但是如果是一间日产千万元食品的大型食品实验室呢?那么损失是巨大的;再者如果是一个国家呢,那么这里就要涉及到千万人的生存问题,甚至危害的一个的政治体系。”
“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曾有这样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食的重要,更有人总结:‘得粮食者得天下’。”
 “好,小测试做完。现在我们来讲一讲什么是食物。我想大家现在都知道,食物是实验室制造出来的吧。有没有学徒现在还不知道,食物是由实验室里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等原子组装起来的。有的话,请举一下手。”姜老师说完看看左中右三排的学徒,敦敏和学徒们也都转头看看自己四周,看有没有学徒举手。
敦敏看的并不是学徒们而是智能视网膜里的素启。“绑架者知道我有智能视网膜吗?”敦敏用脑波打字系统询问。“不知道,他们也不知你的的身份。”素启道。“嗡。”敦敏拿出发出嗡鸣声的BB机,看到一行字:“我们在看着你,别想向数据渊方打小报告。”敦敏刚看完,那信息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嗯。看来没有。那么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列表。这个列表里列出来的,这么多种化学成分都是属于一种实验室制造的食物里的,大家猜一猜这种实验室制造的食物的名称。”姜秦轩宇没有调出立体显示空间,而是打开一个平面的大屏幕。
这大屏幕就是教室前面的白色墙壁,只是现在的显示范围没有全覆盖这个墙壁,而是从离教室第一阶梯地面1米高的地方一直到墙壁的顶部,宽度占是整个墙宽度的一半。敦敏虽然坐的比较靠后但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屏幕上的字。而有宽屏检索机、平板电脑、电纸书的学徒则可以通过ZigBee连接到多媒体讲台实时接收大屏幕的内容。
敦敏看一眼屏幕上列出的化学成分,只要敦敏愿意,智能视网膜便可以把这些内容记下并得出答案,但敦敏还在自己的纸质笔记本上记下大概内容:
第一类、是占总量7080%的碳水化合物,具体是淀粉、糊精、葡萄糖、果糖。
第二类、是占总量7.515%的蛋白质,如谷蛋白,醇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主要是:含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
第三类、是占总量1.52%的矿物质,如磷、钙、钾镁、钠、硫、硫、氯、锰、锌、钴等。
第四类、是占总量12%的脂肪。
第五类、是占总量1%B族维生素,如核黄素、泛酸、尼克酸等。
敦敏记下这些内容后用脑波打字程式与素启对话:“数据渊方对这次暗杀行动知道吗?”“知道。”“那他们的保卫工作如何。”“好像没什么动静。”敦敏不停的转动手里的笔,目光盯着讲坛。敦敏身边的玉宇自语道:“这种食物肯定是一种混合食物吧,要不也不会同时拥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但是到底是什么呢?饼干,饺子,煎饼······”
“怎样,有没有学徒想到。”姜老师看着大家说。可学徒们都没有回答。敦敏又输入一段话:“能派出人找到我弟妹的位置吗?”“可以。如果你打算打破之前自己定下的规矩。”素启说完把一张纸的显示在敦敏面前:“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武装力量,以免暴露身份。”敦敏立即回复:“如果家人出事,那什么计划都无意义。”“嗯。我已派出一个行动人员。”素启道。
姜老师从讲台走到第一行座位前,微微仰头再次扫视一次大家道:“再没有人回答,我就点名啦。”“好吧。没有人愿意回答。这位学徒,你叫什么名字。”姜老师对跟前的一位学徒说。那位留着刘海穿白蓝齐胸襦裙的女学徒微微调整一下坐姿,轻声答道:“莫秦福娇。”“福娇学徒,你觉得是什么呢?”“蛋白点心。”“不对,你还想到其他没有。”“没有”福娇轻轻摇摇头答道。
“有没有其他学徒想到的。”姜老师再次抬头看看大家问道。右排第二行座位的一位学徒终于鼓起勇气举手,姜老师点头示意他说。“是大米。”他说。姜老师问:“大家觉得他的答案是否正确呢?”包括敦敏在内的大部分学徒都在摇头表示否定或不能确定,只有少数学徒点头。
“看来真理还是在少数人的手里哦。没错,答案就是大米。不过这也不怪大家,毕竟这种食物在远古时代是人民的日常食物,而现在已经不是。大家现在常吃的是粒状淀粉。据说现在只有神农实验室在一直制造大米供皇族食用。只有少量流入市场,但价格昂贵,不是你我这些普罗大众、星斗市民吃得起的。但是,我要大家记住,有这样一种食物,叫做大米,且它的营养价值是粒状淀粉的千百倍。原来是人民的日常食物,而现在不是。”
姜老师说完,看看学徒们,只见大部分的学徒都在默默地做笔记,于是便转身回到讲台。他用左手调整一下胸前的微型麦克风,并扫一眼讲台上的屏幕,然后抬头看着刚才举手回答问题的那位学徒问道:“请问刚才举手回答问题的那位学徒,你的名字叫李秦凌云是吧。我要给你的课堂成绩加分。”
那位学徒听后,朝姜老师点点头。突然第一排的一位学徒惊叫道:“老师小心。”一条玻璃四脚蛇在讲台上正爬向姜老师的手。姜老师拿起一本课本一拍,把玻璃四脚蛇打落地上,但那玻璃四脚蛇还是向老师爬去。姜老师拿出一条玻璃棒在四脚蛇背上一点,把四脚蛇粘住。姜老师在讲台上转一圈把四条玻璃四脚蛇都粘住后道:“学徒们,检查一下自己的身边,看看还有没有这种东西。”学徒们连忙四下检查。
两分钟后姜老师扫视一下学徒们后说道:“现在,大家都抬起头,看着我。”敦敏和学徒们都停下手中的笔,看着姜老师。姜老师举起左手,敦敏一看,心都快跳出来,但是这也是敦敏希望看到的结果,毕竟自己已按绑匪的说做。姜老师摇摇手上粘着一条玻璃四脚蛇的玻璃棒道:“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是暗黑毒物。”“没错。这动物可以闻到目标人物的气味,它们的牙齿里有一个注射毒液的小口。它们动力无限,坚不可摧。但是也很好对付。”姜老师说完把四条粘有四脚蛇玻璃棒放进一个广口玻璃瓶里。
姜老师把玻璃瓶盖上后接着说:“对于在课堂上答对问题和表现活跃的学徒,都会得到加分,这些课堂成绩也是期末成绩的一部分。”敦敏心里窃喜,但同时又有点担心绑匪会有什么行动,等一会,没有反应。
姜老师说完,用手指着屏幕上的课件内容道:“这些课件的内容,大家都可以在数据渊内网营养教研室网页里找到,所以不用抄。至于做笔记,那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但大家必须提高一下做笔记的速度。毕竟在数据渊里,学习主体是你们自己。有根据《课程进度表》预习的学徒,都会发现一节课要讲的内容是很多的,有时会是二三十页,甚至更多。所以大家上课时做笔记的速度,就很有必要提高。速记时不必详细清楚,因为那是你自己看的,当然,如果你记得又快又详细又清楚那是最好,而我知道大部分的学徒是不能做到的。所以还不会速记的学徒务必要在第一周内,练出一种适合于自己的速记方法来。
还有就是当老师提问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问题,尽量参与进课堂中来,特别是在这种500人的大课室里上课。有问题的学徒可以即时提问,或者下课后来讲台问,又或者晚自修时到我的班公室问。但我希望学徒们尽量在课堂上提,且希望你们提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深度。”敦敏装着认真听讲,但是心思已在千里之外,跟随行动人员追踪绑匪的下落。
“好,刚才说到大米,现在已被粒状淀粉取代的一种食物。那么现在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怎样的食物才算新鲜呢?”经姜老师的一番动员,学徒们开始活跃起来。“饭堂里刚煮出来的食物。” “刚从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在超市里还未过保质期的食物。”······
“好。很好,大家说的都对。那么有没有学徒曾思考过三千年前的人民是怎样理解新鲜的呢?三万年前的人们呢?远古人类呢?”
姜老师把课件的内容翻到第二页,屏幕上是一间食品实验室的照片。姜老师指着图片说:“三千年前,只有一种食物实验室,那就是这种皇族实验室,那时的人们都是吃皇族实验室的食物,所以他们认为只有皇族实验室的食物才是新鲜的。而三万年前,我们刚出现在地球,那时的人们吃的是流质的食物。他们认为从营养器里流出来的食物就是新鲜的。也是从那时起我们有食物的记录。”
此时屏幕上出现的是一台奇诡的机器,如一个巨大的圆柱形水塔,水塔四周有七八个水龙头似的出口。
姜老师说完后,屏幕上又出现两张新的图片,左边的图片是一个披着一张奇怪的物件有奇怪彩色纹身的人在拿着一块红色的东西在撕咬,右边的图片里是一个穿紫红色唐装的人用一双筷子在一个锅里夹东西。
姜老师用激光笔指一下屏幕说道:“远古人类的情况就复杂得多,分为生吃和熟食两个时代。左边的图片显示的就是生吃时代,据说那时代的人是捕捉动物后就直接吃的;右边的是熟食时代。”
这时有位学徒举手发问:“可是老师,一些专家和教科书说:那些历史是不可信的。也有学者考据出那些记录其实是一些科幻作家写的,是想象出来的。如李时珍和司马迁就是伟大的科幻作家。不知老师是怎样看的呢?”
姜老师深思片刻道:“我个人觉得这些历史记录是可信的。虽然我们的世界里除人没有其他动物,但是我相信其他诸如马牛羊之类的动物是曾经存在过的。而李时珍的记录也应该是真的,至于司马迁是否是科幻作家,这个我不便评论。”
“但是老师,经过很多科学家的论证,证明如马牛等生物是不具备生物学基础的。且从人类、细菌、病毒的基因来分析,那些传说中的动物都不符合基因学规律,也就是说人应该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动物才对。”又有一位学徒问道。
“没错,我们的世界只有人类、细菌、病毒和几种树木,但是这并不能否定那些动物曾经存在过。没错,有许多科学家,经过认真的考据和分析,得出一些他们认为科学的结论。但我认为那些认知只是那些科学家们的偏见。
三万年前,人们住着漂浮于茫茫大海的船里,那时就有科学家说陆地不可能存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一千年后人们建造第一片陆地;两万五千年前,有科学家们宣称并鼓吹流质食物是最健康和有营养的食物,一百年后人们建造第一个食物实验室;两万四千年前,科学家宣布植物是不可能存活的,而一百年后第一棵树苗被培养出来。这样的事例很多,俗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你总是相信科学家和专家,到盲从的地步,那么你的行为也是一种迷信。”
“好,这些不再讨论。在我的课堂上,大家要默认远古动物和植物的存在,因为这些动物和植物是我们这一学科研究的重点之一。现在我们回到新鲜的话题上来。以我们数据渊的食物实验室为例,实验室每天都会生产大量的食物原材料送到食堂。大家都知道这些是新鲜的。但是如果第一天的食物原材料没有用完,存储到冰柜里,第二天再用,那么你们觉得新鲜吗?”
“只要没有异味的话,应该也是新鲜的。”有学徒答道。
姜老师点点头说:“没有异味就是新鲜的。现在人们的观念与以前的人们的观念已经大不相同,以前的人们以时间来划分‘新鲜’食物,一般来说当天的即为新鲜。当然,现在的保鲜技术更加先进,且加上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新鲜’有新的定义。现在的一些食物,就算存储一年时间都还被认为是新鲜的。但是这些食物是否真的新鲜呢?这个问题以后会有一章书详细讲的,‘新鲜’的话题就只讲到这里。”

行动人员终于追踪到敦敏弟妹的下落。“要不要现在就救他们出来。”行动人员问。敦敏通过行动人员的电子眼,看到弟妹并没有实质的威胁,咬咬牙道:“暂时不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